突发眩晕?熬夜打麻将可能是“耳石症”的元凶!

发布日期:2025-08-29 浏览量:26016

场景再现: 凌晨两点,麻将桌上激战正酣,你兴奋地“胡了!”之后,一起身,突然感觉天旋地转、恶心呕吐,仿佛世界都在疯狂旋转,只能赶紧躺下,一动不敢动。如果你或身边的人经历过这种突如其来的眩晕,很可能就是“耳石症”在作祟。而熬夜打麻将这个习惯,正是其最重要的诱因之一。

01



什么是耳石症?


耳朵里的小石头“离家出走”了!


我们的内耳里,有一个负责感知重心和加速度的精密结构——前庭。其中有一套名为“椭圆囊斑”的装置,上面附着着许多微小的碳酸钙结晶,形似小小的石头,医学上称之为“耳石”。它的本意是帮助我们感受身体的直线运动。

正常情况下,耳石安稳地待在自己的位置上。但如果因为某些原因(如老化、外伤、或长期不良姿势),这些耳石脱落了,并“漂”进了它不该去的部门——半规管(负责感知旋转运动的结构)里。

当你的头位发生变化时(如起床、躺下、翻身、抬头捡东西),这些“离家出走”的耳石就会在半规管的内淋巴液里晃动,刺激平衡感受器,向大脑发送错误的“你正在高速旋转”的强烈信号。这种错误的冲突信息,就会导致你出现短暂但剧烈的眩晕,通常持续数十秒,但感觉无比漫长和难受。



02



为什么熬夜打麻将是“元凶”?


  1. 长期固定姿势: 打麻将时,长时间保持头部微垂并转向一侧的固定姿势,会使椭圆囊斑承受不均匀的压力,长期如此,更容易导致耳石因疲劳而脱落。

  2. 突然的头部运动: 胡牌后的激动、起身、转头等动作,会成为诱发眩晕的“最后一根稻草”,让本已松动的耳石瞬间脱落,并掉入半规管。

  3. 熬夜与疲劳: 睡眠不足和身体疲劳是耳石症公认的重要诱因。熬夜会降低人体的整体机能和内耳的微循环,可能加速耳石的老化或退化,使其更容易脱落。


03



如何有效预防耳石症?

除了打麻将,长时间低头看手机、伏案工作、剧烈头部运动等都存在风险。预防的关键在于:
  1. 避免长期低头: 减少长时间低头看手机、看书或使用电脑的时间。每隔40-60分钟,务必起身活动,做一些颈部和肩部的放松运动,如缓慢地仰头、左右转头。

  2. 改善睡眠,避免熬夜: 保证充足的睡眠,避免过度劳累,这是维持内耳健康的基础。建立规律的作息,让身体和耳朵得到充分的休息。

  3. 注意头部安全: 防止头部猛烈撞击或震动,进行剧烈运动时做好保护。

  4. 控制基础疾病: 积极治疗如高血压、糖尿病、骨质疏松等基础疾病,这些疾病可能与耳石代谢异常有关。

  5. 补充维生素D: 有研究表明,维生素D缺乏与耳石症复发有关。可适当多摄入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(如鱼类、鸡蛋黄),并多晒太阳。


03



如何有效预防耳石症?

除了打麻将,长时间低头看手机、伏案工作、剧烈头部运动等都存在风险。预防的关键在于:
  1. 避免长期低头: 减少长时间低头看手机、看书或使用电脑的时间。每隔40-60分钟,务必起身活动,做一些颈部和肩部的放松运动,如缓慢地仰头、左右转头。

  2. 改善睡眠,避免熬夜: 保证充足的睡眠,避免过度劳累,这是维持内耳健康的基础。建立规律的作息,让身体和耳朵得到充分的休息。

  3. 注意头部安全: 防止头部猛烈撞击或震动,进行剧烈运动时做好保护。

  4. 控制基础疾病: 积极治疗如高血压、糖尿病、骨质疏松等基础疾病,这些疾病可能与耳石代谢异常有关。

  5. 补充维生素D: 有研究表明,维生素D缺乏与耳石症复发有关。可适当多摄入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(如鱼类、鸡蛋黄),并多晒太阳。


  1. 04



    突发眩晕怎么办?

    1. 一旦出现典型的“位置性眩晕”(即一动头就晕),不要惊慌

    2. 保持冷静,立即缓慢躺下,选择感觉最舒服的姿势休息,避免摔倒。

    3. 尽量避免头部剧烈活动,特别是转头和仰头的动作。

    4. 及时就医,前往耳鼻喉科神经内科。耳石症确诊后,医生通过一系列手法检查,可以精准定位“出轨”的耳石在哪根半规管里,并通过一种叫做 “手法复位” 的治疗,像“滚弹珠”一样,利用重力将耳石引导回它原来的位置。治疗效果往往立竿见影。



05


结语

总之,耳石症虽来得凶猛,但并不可怕。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,保护好我们的内耳,才能稳稳地享受生活的每一刻,不再“晕头转向”。